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中,梁板式混凝土楼盖的重量约占建筑总重的50%~60%,但随着社会发展,大跨度、大柱网的建筑需求越来越多,而梁板式混凝土楼盖自重大,运用于此类建筑不仅造**昂,浪费材料,还可能存在技术障碍,为此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应运而生 。
一般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支承系统和楼盖底膜安装→模板上弹线、放出芯模和预埋管线的安装位置→绑扎底板钢筋、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预埋管线、安装芯模底座→绑扎板勒钢筋→安装、固定芯模→绑扎面层钢筋、做好预留预埋→搭设施工马道、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可以看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与梁板式楼盖相比施工工艺更为复杂,施工难度更大,质量更难把控。
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膜一般带空腔且质量轻,施工过程中会因排出混凝土的体积而受到较大浮力,另一方面由于混凝土振捣时骨料下层会对其造成向上挤压力,两者叠加使得内膜上浮力很大。因此,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膜抗浮措施是其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和难点,必须采取综合的抗浮技术措施。
目前,混凝土空心楼盖内膜的抗浮主要通过加强内膜固定和优化混凝土浇筑两方面来综合控制。在内模固定方面,通过设置与楼盖支承系统相连的抗浮点来固定内膜的位置。通常的处理方式为:先将内膜牢固绑扎于板底一排的钢筋上,再将钢丝扣在抗浮点并穿过模板固定在支承系统的钢管上。在混凝土浇筑方面,通常采取顺纵轴单方向浇筑,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随机从内膜两侧进行振捣,并控制振捣间距,不过振,否者混凝土会挤入内膜底部,导致内膜上浮。此外,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分两层进行,**浇筑厚度不大于内膜高度的1/2,*二层浇筑在一层混凝土浇筑初凝前进行,以保证内膜不会因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受到较大浮力而难以控制施工质量。
混凝土空心楼盖内膜上下的**板和底板较薄,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内膜作为夹心层阻碍了混凝土流动,容易造成混凝土难以密实填充底板,从而出现蜂窝麻面现象。因此,混凝土的性能及浇筑质量是空心楼盖施工的另一控制关键点。一般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用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不小于160mm,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不宜**过空心板勒宽和底板厚度的1/2,且不得**过31.5mm,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一次浇筑成型。
可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时内膜抗浮措施、混凝土的性能、浇筑方式、浇筑质量是影响楼盖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需要重点控制。此外,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破坏内膜,为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还应派专员监测楼盖标高和支撑系统稳定性。
推荐阅读: 蜂巢芯空心楼盖 钢网箱空心楼盖 聚苯填充箱 空心楼盖叠合箱 轻质填充体芯模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qingxudingwang.cn.b2b168.com/m/